top of page

預防失智─健腦手指體操

作者:陳基榮臨床心理師

  《美國醫學會雜誌》曾刊文指出,人的大腦從30歲開始衰老;40歲後,人體新陳代謝逐漸變緩,大腦細胞功能隨之減退,體力、記憶力、反應力下降,定位能力、身體協調性不及從前;60歲後,大腦以每年15%的速度萎縮。

 

  隨著人口老化速度增加,失智症人口也逐漸增加,根據2015年國際失智症協會發佈的調查報告指出,平均每3秒就有產生一位失智人口。什麼是失智症?失智症與一般老化不一樣?失智症是一種大腦認知功能減退的疾病症候群,可能會包含到記憶力、時間/空間的定向感、判斷力的嚴重退化,甚至有些患者會出現人格改變或視、聽幻覺,以及被害妄想等。一般民眾對失智症的認識不夠,很容易忽略家人的早期的失智病徵,因而無法及早給予適當的醫療來延緩惡化。等到嚴重到生活無法自理、精神或行為錯亂使照顧者手足無措與心力憔悴才不得己送醫,此時通常治療成效有限,長者的大腦功能與身體健康只會日趨敗壞。

cbaa7-v17vr.jpg

失智症可分為2大類:

  1. 退化性失智症:腦部神經細胞受到破壞,常見的例如阿茲海默症。

  2. 血管性失智症:因腦中風或是慢性腦血管病變,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而細胞壞死。

 

  如何瞭解家中長者是否有失智的前兆?基本上兩種不同失智症的前兆略有不同,但一旦家中長者出現有以下行為特徵時,建議要密切注意,必要時可帶至醫院身心科進一步檢查。

 

  1. 近期記憶變差,沒記性:提醒過或說過的事情馬上忘,走出廚房就忘了瓦斯爐正在煮東西,問過的事情一再重覆問,搞得其他家人很煩。

  2. 定向感錯亂:對時空感到混淆,到了傍晚卻認為是清晨。在平常熟悉的地點迷路。

  3. 能力退化:原本熟悉勝任的工作突然做不好,例如原本是會計師突然無法勝任算錢工作,特別是減法的運算。

  4. 表達困難:想不起字怎麼寫,或是叫不出物品的品名。書寫或表達出現困難時有時會用其他的方式來表達,例如以「用來寫字的東西」來表達「筆」。

  5. 猜疑妄想:忘了東西放在那而找不到,所以容易懷疑他人偷竊。甚至害怕被偷,就會將東西亂藏,藏了又再找不到。

  6. 判斷能力變差:例如借錢給陌生人、蓬頭垢面、穿著不合氣候等。

  7. 性格改變:個性180度轉變,變得的容易生氣、疑心、憂鬱,或是害怕失去自我控制力或變得畏懼等。

  8. 虛談錯認:因記憶變差,但擔心被看出有問題,就會依僅記住的事務來猜掰亂湊關係,或故編故事。

cbuxs-w3z53.jpg

  失智是大腦功能的退化或病變所造成。人的腦只要有持續運用,只要能避免外力、病變或毒害(藥物、酒精)的傷害,雖然大腦它會因為生理老化而降低效能,但它仍會持續可運作。平時適當休息與補充營養/維生素B群,充足睡眠,遠離煙酒,以及多閱讀與欣賞美的事務等,都可維持腦部功能持續運作。除此之外,腦部的功能與手有相當大的關聯。日本京都大學名譽教授久保田競指出,活動手不但能使手變靈活,也能刺激與提高腦部功能,降低失智風險。在此簡單分享日本,栗田昌裕醫學博士所研發的手指轉動體操,教大家轉動手指,訓練腦部,達到身心健康的效果。

 

 

手指體操 

  1. 雙手五肢手指輕輕頂住指尖,姆指尖貼姆指尖,食指尖貼食指尖,手指尖依序相頂住,雙手間呈一個圓球狀。

  2. 雙手大拇指轉動互繞,並注意不要碰到,進行過程中,其它手指依然必須維持圓拱型。互續轉動手指時,手指約重疊2公分。

  3. 從大姆指開始做,依序食指,再中指,無名指,最後做小指。

  4. 建議1天最少每隻手指輪流進行30秒〈最少轉20圈〉,全部進行需2分30秒。

  5. 當轉動時要注意維持圓拱型,不要變成金字塔型,習慣後也能換個方向轉。 

  6. 在進行較難的中指或無名指轉動時,讓轉動中的手指維持完全不相碰的轉動訓練。不要在意轉動的速度,只需想辦法增加轉動的圈數即可,藉此可訓練腦的靈巧度。
     

  初學者大約能維持碰轉20圈,可以先以此為目標,漸漸提升圈數。每日持之以恆練習手指操三至五次,將可以充分刺激大腦神經,將有助增强大腦功能,預防或抑制失智與認知功能退化。

1.jpg
bottom of page